【韩愈进学解原文及翻译】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语言精炼、思想深刻。《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旨在阐述“进学”的意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对当时士人不务实际、空谈义理的现象提出批评。本文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进学解》的原文与翻译,便于理解与学习。
一、文章
《进学解》是韩愈写给学生的一篇劝学文章,全文围绕“学”展开,强调“学贵在专、贵在恒”,认为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文中还指出,若只重言辞而不重实践,便是“空言无实”,最终难成大器。韩愈通过对比古今学者的不同态度,呼吁士人应脚踏实地,勤奋求学,方能有所成就。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堂下。 | 国子监的先生清晨进入太学,召集学生们站在堂下。 |
曰:“嗟乎!学者之于道也,其难也如此。” | 他说:“唉!学习者对于道理,竟如此艰难啊。” |
今夫学者,或志于利,或志于名,或志于势,而鲜有志于道者。 | 现在的学者,有的志在利益,有的志在名声,有的志在权势,很少有人真正志于大道。 |
夫道,非可坐而得之也,必勤而行之。 | 道不是坐着就能得到的,必须勤奋地去实践。 |
吾尝闻古之学者,未尝一日不读书,未尝一日不讲习。 | 我曾听说古代的学者,没有一天不读书,没有一天不讲习。 |
今之学者,或游于市,或嬉于林,而不知学之为乐。 | 现在的学者,有的在市井中游荡,有的在林间嬉戏,却不知道学习的乐趣。 |
夫学也者,所以修己也;教也者,所以化人也。 | 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教育是为了感化他人。 |
若徒诵其言,而不思其义,则是虚言耳。 | 如果只是背诵言语而不思考其中的意义,那就是空话罢了。 |
今之学者,多好高谈阔论,而少实行之道。 | 现在的学者,大多喜欢高谈阔论,却缺乏实际行动。 |
是以君子务本,不务其末。 | 因此,君子注重根本,不追求表面的东西。 |
三、结语
《进学解》不仅是一篇劝学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人生价值和学问精神的深刻论述。韩愈通过此文表达了对当时士人风气的忧虑,同时也提出了“学贵在行、贵在恒”的学习理念。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修炼与人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