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丧邦汉语大词典】“一言丧邦”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一言而丧邦,仁人乎?”意指一句话可以导致国家的灭亡,强调言语的重要性。在《汉语大词典》中,“一言丧邦”被解释为因一句话而使国家衰败或灭亡,多用于形容言辞不慎、失言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对语言力量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慎言”的理念。古人认为,君主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特别强调“言出法随”、“谨言慎行”。
“一言丧邦”是《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因一句话而导致国家灭亡。该成语源于古代历史典故,强调了语言在政治和国家治理中的巨大影响力。它不仅是对个人言行的警示,也是对领导者责任的提醒。在现代社会,虽然语境已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应谨慎发言,避免因不当言论引发不良后果。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言丧邦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释义 | 因一句话而导致国家灭亡 |
拼音 | yī yán sàng bāng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言辞不慎带来的严重后果 |
近义词 |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
反义词 | 金口玉言、言而有信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文化内涵 | 强调语言的力量与责任,体现儒家“慎言”思想 |
现代应用 | 提醒公众人物及领导者注意言辞,避免负面影响 |
通过了解“一言丧邦”这一成语的出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言辞的恰当性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