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平阳被犬欺出自哪里出自哪里它的整首诗】一、
“虎落平阳被犬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常用来比喻强者在失势或处于劣势时,反而受到原本不如自己的人的欺负。这句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谗书·中元节有感》。虽然这句诗并非完整地出现在原诗中,但其含义与该诗内容高度契合。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典故的出处及整首诗的内容,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整理和说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虎落平阳被犬欺 |
出处 | 唐代诗人罗隐《谗书·中元节有感》 |
原文出处 | 非直接引用,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俗语 |
整首诗原文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此为杜牧《江南春》) 罗隐的《谗书·中元节有感》原文如下: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受虾戏。 世路如今多险阻,谁将心事寄天知?” |
诗句含义 | 比喻强者在失势时易受弱者欺负,强调时运的重要性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失势后被轻视或欺辱的情况 |
三、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虎落平阳被犬欺”虽常被认为是出自罗隐的作品,但严格来说,它并不是直接出自某一首完整的诗作,而是后人根据古文中的意境提炼出的一句俗语。此外,有些人误以为该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其实这是混淆了不同诗人的作品。
因此,在使用这一成语时,应了解其真正的来源和背景,以避免误解。
结语:
“虎落平阳被犬欺”虽为俗语,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强弱之势往往瞬息万变,唯有保持谦逊与自省,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