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铁骨的意思】“钢筋铁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身体强壮、意志坚定、具有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这个词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钢筋铁骨 |
拼音 | gāng jīn tiě gǔ |
含义 | 形容人的体格强健或意志坚强,不易被击倒 |
出处 | 本为建筑术语,后引申为人格精神层面的比喻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物坚韧不拔的性格或体魄 |
近义词 | 坚不可摧、百折不挠、铁打铜铸 |
反义词 | 软弱无力、不堪一击、柔弱无骨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钢筋铁骨”最初是建筑行业中的术语,指的是建筑物中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结构,这些材料坚固耐用,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后来,人们将这一概念引申到人的身上,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或精神力量非常强大,不容易被击败。
在文学作品中,“钢筋铁骨”常常用来描绘英雄人物,如抗日战争中的战士、体育竞技中的运动员等,强调他们面对困境时的顽强意志。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文学作品 | “他虽身负重伤,仍像钢筋铁骨般屹立不倒。” |
日常对话 | “你这身体真棒,简直像钢筋铁骨!” |
新闻报道 | “这位消防员在火场中表现得如同钢筋铁骨,英勇无畏。” |
四、总结
“钢筋铁骨”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人的体格,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质。它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是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强的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出处以及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写作和交流中灵活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