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出自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如面柳如眉。”这句诗描绘了杨贵妃的绝世美貌,用“芙蓉”和“柳”来比喻她的面容与眉毛,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一、
“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一句极具诗意的表达,常用于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气质出众。其中,“芙蓉”象征着清新脱俗的美,而“柳”则代表着柔美婉约的线条。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外在的美貌,也传达出一种含蓄、典雅的美感。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初入宫时的动人形象。通过这一比喻,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对女性美的极致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二、相关分析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白居易《长恨歌》 |
原文 | “芙蓉如面柳如眉” |
比喻对象 | 杨贵妃的面容与眉毛 |
芙蓉象征 | 清新、纯洁、高雅的美 |
柳象征 | 柔美、婉约、灵动的线条 |
文学风格 | 雅致、含蓄、富有画面感 |
使用场景 | 描写女性美貌、诗词赏析、文学创作等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艺作品、广告文案、人名或品牌命名中 |
三、结语
“芙蓉如面柳如眉”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也启发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更加注重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表达,这句话都能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