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什么意思】“卑躬屈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表现出极度的谦卑、顺从甚至奴性的态度。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原则、丧失尊严的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卑躬 | 躬身低头,表示恭敬或顺从 |
屈膝 | 跪下膝盖,表示臣服或服从 |
整体意思: 形容人过分谦卑、毫无骨气地向他人低头、顺从,甚至丧失人格尊严。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常用来描述一些奴颜婢膝的角色。
-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也常见于评论、文章中,形容某人行为不端、缺乏自尊。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奴颜婢膝、低眉顺眼、俯首帖耳 |
反义词 | 刚正不阿、宁死不屈、威武不屈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批评无原则妥协的人 | “他为了升职,竟然对上司卑躬屈膝,毫无底线。” |
描述历史人物 | “清朝末年,许多官员对洋人卑躬屈膝,丧失了民族尊严。” |
文学描写 | “他跪在敌人面前,卑躬屈膝,求饶命。” |
五、注意事项
- “卑躬屈膝”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过度夸张。
- 不宜用于描述正常的礼貌行为,否则可能引起误解。
六、总结
“卑躬屈膝”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强调的是在面对强权或权威时,失去自我、完全服从的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软弱,也往往暗示着道德和人格上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独立思考和自尊自爱,避免成为“卑躬屈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