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2025-09-13 18:59:46

问题描述: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18:59:46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英雄豪杰、权谋斗争和精彩故事的年代。这段历史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格局,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成语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对三国时期主要成语典故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经典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一、三国成语典故总结

1.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用二十艘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的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

2. 三顾茅庐:讲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佐自己,体现了刘备的诚心和对人才的尊重。

3. 卧薪尝胆:虽然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但在三国时期常被用来比喻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精神。

4. 空城计:诸葛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故意打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司马懿大军,显示了他的临危不惧和智谋。

5. 刮骨疗毒:关羽在战斗中被毒箭所伤,不顾疼痛让医生为其刮骨治疗,表现出他坚强勇敢的性格。

6. 赔了夫人又折兵:形容在计划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损失惨重。出自《三国演义》中周瑜设计骗娶孙权妹妹,结果反被刘备逃脱,导致失败。

7. 望梅止渴:曹操为了稳定军心,故意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们听到后口生津液,暂时缓解了干渴,体现了他的政治手腕。

8. 乐不思蜀:刘禅投降后,被带到洛阳,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地,他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成为形容人安于现状、忘记本源的成语。

9. 髀肉复生:刘备在荆州时,因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肌肉又长出来了,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0.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感叹自己虽有才华,但诸葛亮更胜一筹,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佩与无奈。

二、三国成语典故一览表

成语 出处 含义解释 历史背景/人物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利用智慧获取资源 诸葛亮
三顾茅庐 《三国志》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刘备、诸葛亮
空城计 《三国演义》 以智取胜,虚张声势 诸葛亮
刮骨疗毒 《三国志》 勇敢面对痛苦,意志坚定 关羽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 计划失败,反受损失 周瑜、刘备
望梅止渴 《三国志》 用心理暗示缓解现实困境 曹操
乐不思蜀 《三国志》 安于现状,忘本 刘禅
髀肉复生 《三国志》 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未竟 刘备
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 对才智之人的敬佩与感慨 周瑜
卧薪尝胆 《史记》 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越王勾践(常用于三国)

通过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还能感受到古代人物的智慧与精神。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这篇总结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记住这些经典的三国成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