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偶蒙金的意思是什么】“土偶蒙金”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比喻地位低下或身份卑微的人被赋予重任,或者表面光鲜但实际并无真才实学。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历史研究中仍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对“土偶蒙金”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出处 | 含义 |
土偶 | tǔ ǒu | 古代文献 | 泥土制成的偶像,象征低贱、无用之物 |
蒙金 | méng jīn | 古代文献 | 在土偶上贴金,意为外表装饰、虚有其表 |
土偶蒙金 | tǔ ǒu méng jīn | 《汉书·东方朔传》等 | 表面光鲜但内里空虚,或指无能者被重用 |
二、出处与典故
“土偶蒙金”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原文为:“今人君以土偶蒙金,饰其外而无其实。”意思是说,当今君主就像一个用泥土做成的偶像,却在外面贴上金箔,只是外表好看,没有实质内容。
这句话是东方朔对当时朝廷用人不当、虚有其表的讽刺。他指出,有些官员虽然职位高、待遇好,但实际上并无能力,就像“土偶蒙金”一样,只是外表光鲜,内在空虚。
三、引申意义
1. 比喻虚有其表: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体面,实际上并不具备相应的实力或能力。
2. 讽刺用人不当:指领导或组织在选拔人才时只看表面,忽视了实际能力。
3. 批评形式主义:强调做事应注重实质而非表面功夫。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土偶蒙金”可用于批评某些企业或机构中存在“挂名干部”、“形象工程”等现象。例如:
- 某公司任命一位毫无经验的高管,仅因他是“名校毕业”,可称为“土偶蒙金”。
- 某项目只注重宣传包装,忽略实际效果,也可称为“土偶蒙金”。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土偶蒙金 |
含义 | 表面光鲜但内里空虚;讽刺无能者被重用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讽刺 |
现代意义 | 批评形式主义、用人不当、虚有其表 |
总之,“土偶蒙金”虽不常见,但其含义深刻,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评价人和事时应注重实质,避免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