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微出处于哪里】一、
“具体而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虽然规模小,但内容或结构却非常完整、细致。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尤其与《孟子》一书密切相关。
根据现有资料,“具体而微”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下》中,原句为:“夫子之说,弟子不闻也。吾未见其大也,是故曰‘具体而微’。”这里的“具体而微”用来形容事物虽小,但细节完备、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在现代汉语中,“具体而微”多用于描述某种现象、设计或模型等,虽规模不大,但内容详尽、结构清晰,体现出一种“以小见大”的特点。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成语的出处和用法,以下是一份简明表格,帮助读者快速理解。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具体而微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原文句子 | “夫子之说,弟子不闻也。吾未见其大也,是故曰‘具体而微’。” |
含义 | 指事物虽小,但内容或结构完整、细致。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模型、设计、现象等虽小但内容详尽。 |
使用场景 | 科研、设计、文学评论等领域,强调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 |
近义词 | 小中见大、精雕细琢 |
反义词 | 肤浅、粗略、笼统 |
三、结语
“具体而微”作为汉语中的一个重要成语,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化的智慧,也在现代语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了解它的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