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问答 >

fdd tdd是什么意思(FDD和TDD都弱爆了,看看最牛的NDD!)

2023-04-19 21:15:3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fdd tdd是什么意思,FDD和TDD都弱爆了,看看最牛的NDD!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们将揭开NDD的底部,看看他的牛在哪里。

首先要从双工模式开始。

FDD(频分双工):两个对称的频道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

TDD(时分双工):发射和接收信号在同一频道的不同时隙进行。

有人说FDD是全双工,TDD是半双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都不是全双工的,因为两者都不能在同一频道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

我们今天介绍的NDD,可以把发射的信号和接收的信号同频同时发射出去,是真正的全双工。然而,我更愿意称之为“无师复式(NDD)”。

我们以前没想过这么棒的全双工模式吗?当然不是。因为在无线系统中发射的信号会对接收的信号产生强烈的自干扰,如果你像NDD那样玩游戏,系统根本就不会工作。在像NDD这样的全双工模式下,

如果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不正交,发射端产生的干扰信号比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强几十亿倍(100dB以上)。

那么,NDD是如何做到的呢?NDD的核心技术是消除100dB自干扰。

我们来看看发射信号是如何对接收信号产生强自干扰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双工器泄漏、天线反射、多径反射等因素,发射信号掺杂到接收信号中,产生很强的自干扰。

如何消除这些干扰?幸运的是,由于发射信号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用它作为参考来消除自干扰。然而,该参考信号只能从数字基带域获得。当数字信号被转换成模拟信号时,由于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很难从中得到借鉴。因此,任何自干扰抵消技术要想成功,都必须考虑发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

此外,为了避免接收饱和,必须考虑接收端A/D转换器的分辨率限制,因此必须保证输入A/D转换器的自干扰信号强度小于一定值。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地分解和消除干扰信号。

据说NDD的主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Sachin Katti和他的团队突破了上述问题,并于2012年成立了Kumu Networks初创公司,目前正在将这项技术部署到small cell。

他们是怎么突破的?库木给出了一些简单的原则。

其实Kumu的自干扰消除技术并不是首创,但是Kumu的电路算法是目前最强的,可以消除110dB的干扰信号。

得益于强大的自干扰抵消技术,真正的全双工通信成为可能,无线频谱效率和时延将大幅提升。如果能完美应用,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创新。

1)比较FDD/TDD,频谱效率将提升一倍。

2)比较TDD,大幅度缩短时延。

因为TDD是时分双工,不能在同一时间收发数据,NDD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发送完数据,即刻接收反馈信息,减少时延。

另外,在传送数据包的时候,无需等待数据包完全到达才发送下一个数据包,特别是在重传的时候,大大减小时延。

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微波回程、WIFI接入、移动设备和LTE接入等,目前最快捷的应用是作为“Self-Backhaul Small cell”部署于现网。

Self-Backhaul Small cell部署只需要在基站侧加装板件,而现网其它硬件部分无需改动。

目前,Kumu Networks已经获得了大量融资,但要真正实现落地,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1)电路板件设计。

自干扰消除电路设计需要支持宽频(100MHZ),多MIMO(32天线),且要求尺寸小,功耗低,成本不能太高。

2)物理层、MAC层的优化设计。比如编码、调制、同步、检测、侦听、冲突避免、ACK等,尤其是针对MIMO的物理层优化。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