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何判断是不是肇事逃逸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发生交通事故时,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者弃车逃离现场的;
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不等交警来划分责任就直接离开事故现场;
(3)违法当事人造成的交通事故,如醉酒或无证驾驶行为,拨打122通知交警,在交警到达前弃车逃逸;
(4)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将伤者送至医院,留下虚假联系方式和地址,然后离开,未确定伤者是否脱离生命危险;
(五)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在交通警察没有表示破案之前,不配合警察调查,不提供帮助,逃避警察调查的;
6.当事人害怕承担责任,当场逃离事故现场。交警询问时,他们坚称不知道,警方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对事故知情。
双方就事故进行了协商,但在达成一致之前,其中一方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就离开了。
交通肇事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逃逸者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逃逸者能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故意逃逸,则不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证明。
1.他虽然离开了事故现场,但有证据证明没有故意逃逸。比如为了救治伤者,去附近医院求助,因故无法在现场报警,离开报警等。都属于无意逃逸行为。
2.虽然开车离开了现场,但主要目的还是想办法报警。只要能证明没有逃逸动机,就不算肇事逃逸
3.虽然离开了事故现场,但故意逃逸的主观动机还不清楚。有时施暴者因为害怕与家人发生冲突,或者为了筹集伤者的治疗费用,会暂时离开现场。没有证据证明他是故意逃逸,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