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我有一座山寨(“山寨机圈的枭雄”陈金陵:从日进斗金到负债千万如今疯癫流浪)

2023-04-29 15:46:32 来源: 用户: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我有一座山寨,“山寨机圈的枭雄”陈金陵:从日进斗金到负债千万如今疯癫流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深圳华强北,不时出现一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男人,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唱歌,一言不发地静静地坐在台阶上,发呆地望着远方。偶尔有人递给他一支烟或一瓶矿泉水,

转念一想,又为之惋惜:曾经在一个电子街发号施令的人,已经“沦落”成这个样子。

他就是曾经被誉为“华强北山寨机小王子”的陈金岭。

陈金岭,江西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甚至略显寒酸的家庭。她从小不爱读书,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在老家折腾了半天也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就缠着一直在深圳漂泊的舅舅带他出去。

2001年,陈金岭跟随叔叔来到深圳打拼。与网友期待的不同,初来乍到的陈金岭并没有表现出“优秀”。因为身材矮小,没有特长,被电子厂和服装厂拒之门外。陈金岭只能去一家私人汽车修理厂当学徒。

从洗车开始,努力工作。

大家的富裕顺应了时代。用小米董事长雷军的话说,风一吹,猪都能飞上天,陈金岭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手机普及率不到30%,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白等待填补。此外,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为首的知名手机品牌突然将手机价格提高到3000-8000元。

这对于当时人均月收入不足2000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个‘小奢侈’。

更重要的是,2001年成立的联发科敏锐地感觉到手机行业隐藏着巨大的机会,立即推出了一套手机解决方案,将多通话、多媒体功能、WiFi、GPS、蓝牙等功能集中在一块主板上。

手机厂商只需要搭配电池、扬声器、外壳就可以组装出一部手机。原本技术门槛高、供应商密集的手机制造,变成了小作坊就能做的事情。

因此,中国的“山寨机”市场发展迅速。2005年,山寨机出货量为3500万台,到2009年,出货量攀升至1.45亿台,增长了整整4倍。

陈金岭在最合适的时候进入了山寨机市场。一次偶然接触山寨机后,陈金岭对电子产品产生了兴趣。第二天,她辞掉了工作,去了华强北的一个小摊上班。

这时,陈金岭有强烈的求知欲。白天,她在公司的摊位上忙碌着。晚上,她把手机拆开,装上。每个手机部件都被研究得清清楚楚。很快,陈金岭掌握了基本的手机维修技术,并能够支撑一个摊位。

背包客是陈金岭单干后的第一身份。说白了,他们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先从大批发商那里拿货,再批发给下游店铺。陈金岭把积攒的5000元和向朋友借的5000元全部放进了第一批货。你知道吗,

当时一台低端山寨机的进价只要200元,转手后可以卖到600-800元。陈金岭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和机遇,在两年内赚到了第一桶金。

转折点发生在陈金岭用自己挣的钱租的一个5平方米的摊位上。陈金岭明明知道自己客户少,资源差,就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为自己带来了第一批客户。高峰时,小摊位有12名员工。

靠这个5平方米的档口陈金陵很快买了房车,陈金陵清楚,作为一个只销售山寨机的档口,虽然比普通上班族赚得多,但在行业内却是喝汤的份儿。真想要赚到大钱就要摆脱档口的束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从代理商那里拿货,

再批发或零售,而是自己成为代理商。陈金陵决定放手一搏。

陈金陵推掉一部分业务,腾出时间一头扎入了山寨机大代理商和厂家中。陈金陵把5平方面的档口换成了2个超大门店,一边大量进货、一边激进地拓展客户。为获得优势地位,

陈金陵不惜重金拿下几个知名品牌的山寨机唯一代理权,以致华强北相当一部分档口需要从他这里拿货。

山寨机市场鱼龙混杂,虽都是山寨机,仍分为A货和高仿机,做工越好、质量越稳定,售价越高。即便如此,山寨机也只有不到真机一半的价格,凭借相对可以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三、四、五线城市或部分高校,

辉煌时部分区域80%以上的农村人使用山寨机。

山寨机的辉煌成就了一批人,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包括陈金陵。据说,发达后的陈金陵购买了别墅、豪车,还在酒桌上认识一个高学历的美女,后来与她结婚生子。

风口是一个一个的,一个风口起来成就一批人;另一个风口起来又会埋没一批人,如此反复。

2010年乔布斯推出了苹果4,将3G智能手机推向了新高度。人们突然意识到手机还能这么玩,功能机瞬间不香了,何况是山寨机?

2011年小米推出了小米1,1999元的价格把动辄3000-5000的品牌机打了个措手不及。小米宣传做专为发烧友而生的极致手机,原本以为小米会攻入品牌机的老巢,

却不知割的却是山寨机的命!600元的红米价格堪比山寨机,但品牌、做工、用料却比山寨机高出一大截,山寨机销量断崖式下滑。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前后山寨机迎来政策上的迎头一击。国家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华强北作为山寨机的大本营自然成了重点整治对象。一大批小型电子厂或倒闭,或转型,

陈金陵因参与过深不得不赔偿大量违约金。陈金陵手里积压的价值几百万的山寨机成了烫手山芋,最后只能低价卖给电子厂做回收处理。

多种因素下,包括是陈金陵在内的山寨机纷纷谋求转型,有的成功转型,有的则把几年的积累赔了个底掉。

做过大生意、见过大场面的陈金陵,做事风格雷厉风行,低利润的项目已引不起他的兴趣,早已不是当年刚入华强北谨小慎微的毛头小伙。苹果手机火爆后,在几个朋友的撺掇下陈金陵迅速组建了代购团队,

却因对国外代购环境不熟悉,被人狠狠地宰了一笔。

安卓手机兴起后,以陈金陵为代表的一部分山寨机老人曾尝试在智能机上演当年的一幕,推出了几款低价安卓机。他们也做了诸多努力利润却远不及当年的山寨机。此外,山寨机普遍存在的维修困难、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也在互联网经济、粉丝经济的浪潮中被消费者诟病。

陈金陵几次投资失败的消息很快传到老家,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陈金陵生意出问题的小道消息在老家手机圈里蔓延,并且愈演愈烈,衍生出N个陈金陵破产版本。

老家经销商纷纷转投到其他经销商阵营,包括陈金陵一手扶持起来的几个经销商。陈金陵的投资风格变得更加激进,他似乎急需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时冷静、沉着似乎与他没有了半毛钱关系。几次投资均以失败告终,

数百万打了水漂。

曾跟随陈金陵干的一个小弟,如今已是亿万身家,他表示当时的陈金陵只需要沉寂一段时间,完全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问题出现在他的漂亮老婆身上。

上文提及,陈金陵的老婆是一个知名高校的高才生,传言是某经销商在酒桌上介绍认识。如果说她与陈金陵的结合与其千万身家无关系,估计打死也没人信。陈金陵对他这个老婆格外信任,大量固定资产转移到了她名下。

陈金陵事业受阻后,她却与陈金陵司机勾搭在了一起跑路了。

有人的婚姻是同富贵、共患难,相濡以沫;有人的婚姻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或许初中毕业的陈金陵与他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婆在一起便是“不对称”的关系,事业、金钱维持着脆弱的关系,

经不起挫折的鞭打。

“山寨机小王子”陈金陵后来成了一个游走在大街上的人,浑浑噩噩,几个不错的朋友把他带到医院强制治疗,却被他跑掉了。

最后说一句,在市场风云变幻下,换作他的位置又有几个人能处理得从容呢?没人知道。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